本來是想把蔡繼有也包括在內,不過沒有蔡繼有提供的資料。等下一年度的資料公報後再補上。
宣道(APS) vs 九龍塘學校(KTS) vs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SFA)是最常比VS的學校。
大家都把它們放在同一個類別的原因是雖然它們都沒有直屬中學,不過它們的升中入神校的人數特別多。
很多人都知道APS重音樂,KTS校園環境好,SFA學術超班。
不如再睇下這幾家男女校的一些有趣比較:
> 佔地面積最大學校:九龍塘學校 (不過比不少神校小)
> 最強設施:九龍塘學校 (標準籃球場2個、排球場2個、跑道及跳遠池作田徑訓練)
> 最多做了10年+的老師:宣道
> 最多測考:聖方濟各,3測3考。(果然重學術)
> 最早返學:宣道 – 0745
> 最遲放學:九龍塘學校 – 1500
> 午膳時間最短:宣道,40分鐘
還有在以下幾個不同範疇,學校也提供了基本介紹:
– 怎樣分班?
– 除了課堂還有甚麼活動?
– 辦學宗旨,學校關注事項,學習和教學策略,關鍵項目的發展
– 家校合作活動
– 學校未來發展計劃
資料來源:《小學概覽2017》
《小學概覽2017》內所提供的資料,一般以學校在2017年4月的情況為本,所有的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
個人較得值得關注的會以粗體顯示:
宣道 | 九龍塘學校 |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
宗教 | 基督教 | 不適用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1955 | 1936 | 1955 |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7022平方米 | 約 8500平方米 | 約 2000平方米 |
學費 | $45,700 -$55,350 | $51,000 | $42700 分10期 |
課室數目 | 24 | 24 | 24 |
禮堂數目 | 1 | 1 | 1 |
操場數目 | 0 | 1 | 2 |
圖書館數目 | 1 | 1 | 1 |
特別室 | 6間(多媒體教室、音樂室、體育館等)。 | 校園電視台、英語及遠程教學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健康資源室、校史室、電腦室、雨天操場。 | 6 間(資優教育資源中心、視覺藝術室、電腦室、音樂室、會議室和輔導室)。 |
其他 | – | 操場上設標準籃球場2個、排球場2個、跑道及跳遠池作田徑訓練。 | 校園電視台。 |
升學:
宣道 | 九龍塘學校 |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
一條龍中學 | – | – | – |
直屬中學 | – | – | – |
聯繫中學 | – | – | – |
教學語言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中文及英文 |
師資,測考,分班:
宣道 | 九龍塘學校 |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48 | 56 | 43 |
學士 | 93% | 95%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14% | 30% | 37% |
10年或以上 | 87% | 48% | 60% |
小一 班數 | 4 | 4 | 4 |
班級教學模式 | 每天早上安排學生早禱時間,並由班主任於班務時間輔導有需要之學生。 | 以普教中、以英語教常識;音樂、體育、視藝科專科專教;普通話課及英語會話課設小班教學;設科學研習課;設主題教學、學科參觀、專題研習及跨學科活動等。 | 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英文科、常識科及科學科以英語授課。 三至六年級學生需選修日語或法語。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0 | 0 | 3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3 | 3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透過各科專題研習、戶外考察及比賽,評估學生不同領域之能力。 | 除紙筆評估外,各科按需加非紙筆評估項目,如口試、課堂實習、專題研習、樂器及體藝演練等。 | 學生自評、同儕評估、教師評估等等。依據資優教育的理念,評估學生高層次思維、創造力及社交能力。 |
分班安排 | 小一至小四級平均分班。小五、六級按中、英、數能力分班。 | 按學生姓氏,男女比例及個別學生特殊情況而平均編班,每班學生成績相約。 | 常態分班。 |
一般上學時間 | 上午 07:45 | 上午 08:10 | 上午 07:50 |
一般放學時間 | 下午 02:40 | 下午 03:00 | 下午 02:45 |
午膳時間 | 11:45 – 12:25 | 12:15 – 13:10 | 12:00 – 13:00 |
課外活動,學校方針:
宣道 | 九龍塘學校 |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 |
全方位學習活動 | 課外活動分為興趣、體育、音樂、宗教四大類,共有三十多個課外活動小組。 | 校隊有數學、田徑、游泳、籃球、足球、排球、劍擊、羽毛球、乒乓球、敲擊樂團、管弦樂團、合唱團、舞蹈及辯論; 進修班有多元智能、口才訓練、 電視台訓練、KTS大使培訓、我係科學家、幼童軍、小女童軍、編程創客等,另設各語文學會。 | 本校課外活動以多元化為重點,包括資優教育抽離式課程、游泳班、合唱團、男女童軍、美勞和手工藝班及各項運動興趣小組等等。 |
辦學宗旨 | 秉承基督精神辦學,提供優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均衡發展。 | 以「作育英才」為辦學宗旨,為學生在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及獲得發展潛能的機會。 | 本校秉承天主教教區教育目標推行全人教育。(詳見英文版) |
學校關注事項 | 1. 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提供優質基督教全人教育。 2. 培養學生自理、發掘潛能。 3. 按需要採取分組教學策略,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
提倡自信教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 本校以資優教育、電子學習及推動正面校園文化為主。(詳見英文版)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除正規課程外,會配合各科需要作戶外學習、參觀、表演及比賽。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閱讀計劃、資訊科技、專題研習、德育及公民教育)。 定期舉辦綜合科活動日。 |
各科制訂校本課程;老師進行共同備課,教學互觀活動,以提升教學效能;啟發學生潛能,發展資優教育及自信教育;語文科推行讀寫說結合;各科則加強運用知識的技巧及學習策略;並進行學科參觀、講座、各科組相關之課外活動、專題研習。 | 本校採用循環週授課模式,使各科目均能如期教授。學生學習層面廣泛,主要針對認知、技能和態度。本校以專題研習課為跨科課程的起點,教師以跨科方法來教授專題研習。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推動全年閱讀計劃、舉行及參加閱讀比賽。 2. 小一至小六級每循環週均設資訊科技課。 3. 專題研習及戶外考察。 4. 設德育課或成長課,五年級設國內生活體驗之旅。 5. 安排樂團海外交流活動、接待外地學校師生。 6. 設早會、早禱時段。 |
每周設閱讀及朗讀課;除閱讀獎勵計劃外,在語文科加入閱讀課,教授學生閱讀及賞析文章技巧。設校園電視台及電腦課,加強學生應用科技之涵養及自學技能,拉近學習差異。另設德育課、公民教育組及升旗隊。 | 本校設有閱讀課;資訊科技課;專題研習課;以及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以及資優教育課程。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透過專科專教、經歷學習、境外交流、英語話劇教育、思維訓練活動、學生大使等計劃,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 推行學生資源庫及校本自學網上平台,鼓勵自主學習。 | 本校以全人教育為教育目標。故此,學生在校有多方面的學習層面,包括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說話能力。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小五 、小六級會進行分科分組學習。 | 各科加入資優或合作教學元素;為有特別學習需要之學生安排個別學習計劃及評估。 | – |
家校合作 | 每年會為小一家長安排全年之家長課程,由專家向家長分享管教子女之心得。逢星期日上午舉行,藉此與家長有更緊密之溝通。 | 設月訊、校長的話、班訊及校內電郵促進家校了解及溝通。設家教會促進家校合作;定期進行家長專題講座及工作坊、家長校園當值和伴讀計劃;成立家長義工隊,關注及監察學生午膳及校車服務。 | 本校家長教師會負責家校合作事宜。每年必舉辦不同類別活動,加強家長和教師的溝通。此外,家長教師會內設有若干小組(例如:學術組、公共關係組及學生事務組),與校方合作,共同發展校務。 |
學校發展計劃 | 提供多元化課程,以發展學生多元智能。訓練學生能運用資訊科技去擴闊學習領域。教師每年均參加不同培訓課程,以發展本科教學。 | 完善各項校本課程改革,推動資優教育;建立健康校園,致力為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提倡自信教育及自主學習,為學生創造機會,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經歷,發揮學生潛能。 | 本校的發展路向著重於兩大範疇:資優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藉著兩大範疇的釐定,來進行課程改革,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以及提升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以達致優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
其他考小一文章:
[考小一] 唔好錯過,2019-2020直私小一入學報名面試日期 [不斷更新]
[考小一] 神男校神津小學比較 – 聖保羅男女vs男拔vs喇沙vs英華
[考小一] 神女校神津小學比較 – 女拔vs協恩vs德望vs聖瑪利vs瑪利曼vs聖保祿
[考小一] 最人氣直私小學比較 – 宣道vs九龍塘學校vs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