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小一] 2023最新 神女校比較

女拔vs協恩vs德望vs聖瑪利vs瑪利曼vs聖保祿

資料來源:《小學概覽2023》

學校資料拔萃女小學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嘉諾撒聖瑪利學校瑪利曼小學聖保祿學校(小學部)
學校類別私立
全日
資助
全日
私立
全日
資助
全日
資助
全日
私立
全日
學生性別
辦學團體拔萃女書院校董會協恩學校管治委員會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聖依納爵教育機構
有限公司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
宗教基督教基督教天主教天主教天主教天主教
創校年份186019361954190019271864
校訓勵志揚善協力藉恩 信主愛群禰是吾望一心一道天主是我的明燈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學校佔地面積約 13000平方米約 11000平方米約 17019平方米約 6780平方米約 11204平方米約 8826平方米
一條龍中學拔萃女書院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直屬中學瑪利曼中學聖保祿學校
聯繫中學
教學語言英文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中文及英文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英文英文
校車服務校車保姆車校車校車保姆車校車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2023/2024學校全年收費
學費$75,000$43400 -$44,500$55000 (P. 1)
堂費$3,000
家長教師會會費50100$50$10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非標準項目收費($310)特定用途收費 $670
其他收費手冊、簿費及各項雜費。入學報名費$50。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241830242430
禮堂數目111111
操場數目111222
圖書館數目111111
特別室生命樹、演藝中心、視藝室、多媒體學習中心、STEM室、科學中心、語言教學室、體育館、禮堂及圖書館等。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學生活動中心、電腦室、電腦輔助學習室、常識室、英文學習室2間。音樂室(2)、宗教室、常識室、視藝室、電腦室、閱讀室、校園電視台、多用途教學活動室(10)。10間(視覺藝術室、音樂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常識/STEM室、遠程教室、輔導教學室、活動室等)聖堂、小班教學室、常識室、音樂室、視覺藝術室、電腦室、語言及音樂活動室、學生活動室。特別室包括:音樂、常識、宗教、語言、美勞、閱讀、數學、電腦、會議、會客、病房、教員、舞蹈。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及輔導教學室。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引路帶。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及視像火警警報系統。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視像火警警報系統。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的公共詢問或服務櫃枱。
其他籃球場、中國文化室、家教室、室內游泳池、美術花園、小農夫園地及中央花園。多用途活動中心、泳池及網球場(向中學借用)。聖堂、舞蹈室(4)、校園電視製作室、50米室內恆溫泳池。小聖堂、醫療室、學生輔導室/家長中心。空中花園羽毛球場、聖堂、更衣室、工友休息室。
2022/2023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374547
全校教師總人數564060475064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88%100%100%98%100%84%
學士100%95%95%98%100%86%
碩士、博士或以上46%43%27%38%44%42%
特殊教育培訓14%38%18%53%46%6%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25%10%48%21%14%12%
5-9年29%12%27%19%26%19%
10年或以上46%78%25%60%60%69%
班級結構
2022/23學年
小一 班數435445
小二 班數435445
小三 班數435445
小四 班數435445
小五 班數435445
小六 班數435445
總數241830242430
2023/24學年
小一 班數435445
小二 班數435445
小三 班數435445
小四 班數435445
小五 班數435445
小六 班數435445
總數241830242430
班級教學模式小組及個別輔導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三至六年級主科按能力分組教學:中文科(四至六)、英文科(三至六)、數學科(五至六)。1. 教師依據每科學習目標、學生需要等,為各年級設計合適教學活動。
2. 課堂上有小組活動、討論及匯報。
1. 二年級和三年級各設兩班「普教中」班,而四至六年級各設一班「普教中」班。
2. 由於需與「一條龍」中學人數配合,12-13學年開始實施「小班教學」。
採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及活動。各年級按學生需要設小組學習班。在多元化教學方式中引入多媒體教學,並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班級結構備註1. 每年選定一個主題為全校的德訓目標。
2. 為照顧學習差異,我們為四年級至六年級同學提供輔導課。
3. 資優同學會由校方推薦參與課堂外的增潤課程或活動。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200202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32232
多元學習評估除了以測驗和考試方式作總結性評估外,本校亦重視進展性評估,學生日常課業、課堂表現、專題研習、課堂匯報及其他學習經驗等均會作出評估。包括紙筆評估、口頭評估、實作活動、科學探究、專題研習、時事論壇、服務學習等多元評估模式。以人為本,發展學生個人潛能與獨特性。鼓勵主動學習。課程以多元化模式評估,鼓勵創意,與時並進。全年有多次不同形式的持續性評估及2次全科總結性評估。學校推動各科教師運用電子教學及「翻轉課堂」策略,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推動教師善用評估回饋學習,促進教學效能。學校利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來評核學生的學習成果1. 課堂進展性評估及常測。
2. 專題研習評估。
3. 總結性評估,課堂評估。
分班安排按平均能力分班。混合能力分班。隨機分配。一年級平均分班。二、三年級按學生之中國語文及普通話能力分為「普教中」及「粵教中」班。四至六年級按能力分班。混合能力分班混合能力。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555555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95998
每節一般時間353560353535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 8:10上午 8:00上午 7:30上午 8:05上午 8:00上午 8:30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 3:30下午 3:00下午 3:00下午 3:00下午 3:00下午 3:00
午膳時間12:35 – 1:4512:25 – 1:1512:30 – 1:2512:25 – 1:1512:15 – 1:1512:05 – 1:05
午膳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由家長安排及膳食由學校廚師在本校廚房烹煮。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推行「健康飲食在校園」,符合衞生署的要求,獲取了「基本認證」、「健康午膳優質認證」、「健康小食優質認證」,成為
「至營學校」。
學校設立午膳監察委員會,關注午膳質素的營養及食物安全;又舉辦「開心果月龍虎榜大比拼」活動及午膳表現優秀學生選舉,鼓勵學生注意飲食健康。1. 本校參加衞生署舉辦的「生果月」。
2. 膳食由學校廚師在本校廚房烹煮,食物以無味精及多菜少肉為主。
3. 參與小農夫計劃。
午膳委員會監察午膳供應商的運作、食物的衞生與健康;健康校園政策組透過不同活動和計劃,推動健康生活意識。旅行、運動會、遊戲日、家教會旅行、宗教培育、水果日、健康講座、世界地球日、嘉年華會、夏日音樂會、體適能獎勵計劃及節日慶祝活動。本校設有小學體適能獎勵計劃、學校體育推廣計劃、學校清潔日及義工服務活動。
備註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體育項目,學校設立不同的專班、精英班、預備組及校隊,包括游泳、田徑、籃球、排球、乒乓球及羽毛球。學校著重學生的水上安全和游泳技能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校內游泳課程,並將游泳項目納入校本體育科課程內。舍際活動:每位學生均為一舍的成員,直到她畢業。
年中有不同的舍際比賽及活動。
學生必須留校午膳。學校有指定供應商提供午膳;學生可自行攜帶午膳,家長亦可安排自行送午膳到校。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由校董會負責管理,成員包括家長及校友。教育局 → 法團校董會 → 校監 → 校長 → 中層人員 → 教職員在校董會監管下,學校行政事務由校監兼校長阮嫣玲修女主理,並由五位主任協辦。學校以法團校董會為最高決策,由校長帶領學校發展及評核組,制定學校發展計劃,透過恆常的自評機制,實踐「策劃—推行—評估」,並由各科及各組老師配合完成。由法團校董會管理,在(一)學校領導與管理,(二)學與教,(三)學生支援與成長三個範疇推展校務。實施校本管理,部門及小組包括:課程統籌、資訊科技、訓育、輔導、牧靈、德育、課外活動、圖書閱讀、學童健康及教師專業發展等。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拔萃女書院校董會法團校董會成員共十四人,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員、校友、家長和獨立人士等。校董會。法團校董會有14位成員,共同管理學校、推動教育;確保本校的教育願景、辦學使命與核心價值得以實行。法團校董會於二零一五年八月成立,法團成員由辦學團體和持分者組成。當中包括老師、家長及獨立會員。校董會。
環保政策環境教育為本校教育重要的一環,除了重視相關課程發展外,我校每年皆舉辦一連串環保活動,讓學生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當中包括:廢物及校服回收計劃、廚餘收集計劃、環保之星競選、清潔沙灘活動,園藝小組的成員也會協助綠化校園,學習栽種和照料小農夫園地的蔬菜和植物。成立學生環境保護大使,透過服務、比賽、參觀及不同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響應環保政策,學校已全面安裝節能光管,藉以實踐節約能源的理念。1. 在校內放置分類回收桶,而課室內亦放置回收廢紙箱。
2. 學校每年都參與地球一小時。
3. 學校有小農夫計劃。
加強使用電子通告及文件,減少紙本印刷。本校師生透過學校建議的措施和舉行的活動,合力推動愛惜資源和減少廢物,攜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校園。環保設施:後院及天台花園、廚餘機、鋁罐回收筒、廢紙回收及膠樽回收。
學校關注事項1. 重塑遊樂設施計劃。
2. 完善國民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和教學策略。
3. 重組課外活動架構。
1. STEM教育。
2. 價值教育。
1. 學校注重學生的品德及全人發展教育,並提供機會讓學生發展領導才能。
2. 小學與中學緊密聯繫。中、小學生有共同活動。
3. 學校每年安排小四及小五學生到英國參加暑期學習計劃。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態度、運用電子平台的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調適課程,以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1. 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2. 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1. 舉辦遊學團及與海外學校交流以擴闊學生的視野。
2. 英文說話課加入英語話劇活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放學後亦設話劇訓練,如英語話劇學會和普通話話劇學會。
3. 學生以探究學習模式研習科學及各學科,也透過各項活動和校外比賽提高學習的動機和樂趣。小六學生每年均會參加科學博覽,向同學、家長和嘉賓展示及分享實驗成果。
4. 在日常教學中滲入思維教學,以幫助學生深化所學。
在中、英、數、常四個主科推行「評估促進學習」、電子學習及高階思維訓練,並舉辦跨課程閱讀、STEAM教育跨學科活動,普通話活動、英語日、英語戲劇教育、數學攤位遊戲、專題研習、開放式科學探究日記活動、教育營、音樂日及不同類型的全方位活動。戶外學習日、華服日、英語日、參觀不同機構(如博物館、立法會、科學園等)、英語會話(小組教學)等。學校除了設有內聯網系統外,亦利用電子學習平台教學。學科週:中文、英文、數學、常識及宗教。1. 在第一學習階段進行跨科主題式全方位學習,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自主學習及探究能力,拓闊學習經驗。
2. 在第二學習階段,學生進行專題研習,針對社會、環境或與價值觀相關的主題作深入的探討。
3. 全面應用電子學習管理平台,為能力高及稍遜的學生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材料。
4. 四年級開展「自攜裝置」計劃,促進學生個人化學習的機會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5. 推行以ICT/編程教育、科學、數學及常識科發展超學科模式的STEM教育,進行科學探究及解難。
6. 培養摘錄筆記技能、習慣及運用高階思維等學習策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積極的學習態度。
本校的課堂設計貫徹本校的教育理念,提供一個互動的學習氛圍,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投入參與具啟發性的課堂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反思自察的能力,並提升學習效能。老師以透過布盧姆分類學在課堂提問,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透過課程統整,採用連堂時間表。多元化活動及同輩分享學習。主題式教學:各學科設計互相配合課程。
小學教育課程更新重點的發展1. 我校由不同科目老師組成生命教育和國民教育團隊。生命教育團隊致力發展及優化品格教育和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國民教育團隊籌辦國民教育課程,包括升旗儀式、相關講座和主題日,以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務求在學校生活的各個層面促進國家安全教育。
2. 我們定期舉辦不同類別的學習體驗活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
3. 我校的STEM室和科學中心為教師設計相關活動提供充足而靈活的空間。
4. 我校圖書館藏有豐富的小說及非小說類書籍,並由不同科目的老師組成圖書館委員會,為圖書館選購不同類別的書刊。
包括加強價值觀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善用學時創造空間,促進身心均衡發展、豐富全方位學習經歷,促進全人發展、加強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強化STEAM教育、培養學生媒體和資訊素養、加強跨課程學習和閱讀,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提升評估素養,促進學與教效能。為促進國民教育,本校每一週於學校禮堂舉行全校學生早會時會進行升旗禮,同時學生亦會一起頌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此外,本校業已成立了一個由不同學科的教師組成的「國民教育委員會」。在每一學年期間,本校會透過舉辦不同的校內與校外活動,培養本校學生深入理解與欣慕中華文化與價值觀。1. 加強價值觀教育:透過嘉諾撒核心價值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及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2. 善用學時:為學生創造空間,促進身心均衡發展。
3. 豐富全方位學習經驗:不同學習領域及跨課程學習以促進全人發展。
4. 加強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利用靈活有彈性的學習方式,提升對學習的擁有感。
5. 強化STEAM教育,培養學生媒體和資訊素養:在課堂內外進行,強化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6. 加強跨課程學習和閱讀:鞏固學生運用閱讀策略。
7. 提升評估素養:善用數據分析作出適時回饋及總結,促進學與教效能。
1. 善用學時創造空間,促進學生身心均衡發展。
2. 豐富全方位學習經歷,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持續更新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對現今社會急速變化的能力。
學校重視價值觀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提高愛護家庭、校園和國家的意識。
積極設計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持續在課堂內外為學生提供多元、適切和有意義的活動,豐富學生全方位學習經歷,促進全人發展。並設立專門評估小組,提升評估素養,促進學與教效能。
鼓勵學生善用學時創造空間,促進身、心、靈均衡發展,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共通能力的培養辦專題研習、資優、德育課程、外展訓練、歷奇活動、校際及國際比賽,並開展校本探究學習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發展她們的創意、明辨性思維、與人合作和溝通的能力。學校提供不同種類的課堂活動、活動課、STEAM教育及電子學習,每類學習都能全面培養學生9種共通能力;學校通過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溝通、運用資訊科技、明辨性思考、解決問題、自我管理、協作及自學的共通能力。學生亦有機會主持分享會,增強她們的溝通、協作、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及自我管理的共通能力。透過各科教學活動及專題研習培養學生分折、解難及判斷等能力。各科重視共通能力的培養,並期望以學校推行的全方位學習、跨學科及超學科學習歷程、STEM教學元素、閱讀氛圍,讓廿一世紀的學生能掌握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相關的能力。此外,學生亦同時具備三個層次的高階能力,包括創造、解難及承擔責任的能力。學校透過學科及全方位的學習去培養學生的九種共通能力。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學,配合各科的情境及活動,如專題研習、閱讀、網上互動學習等。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營造互相尊重和重視自律的學習環境,以建立學生尊重別人和自律的精神。透過早會的分享、正規課程的學習和學校生活,培養學生重視基督教的價值觀,包括:仁愛、憐憫、熱誠、尊重、慷慨、感恩、喜樂和欣賞每個人的獨特性。在科本方面,設生命教育科,定時邀請校外專業人士到校提供有關首要價值和態度的講座。學校亦舉辦不同的國民教育活動,讓同學認識祖國。每週設生命教育課,以生活事件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在各學習領域方面,每科在學習內容中,適時融入正面價值觀和態度作情意教育。每學年,我們都有一個與學校基本價值理念相關的主題,在週會上闡述,並以反省和工作紙幫助學生深化及整合。主題的整合是由自己出發繼而到家人、學校、社群,及至世界。其他科目的教材也會儘量配合主題。我們也會將主題向家長解釋。長期以來,本校一直獲頒發仁濟醫院的「道德與公民教育獎勵基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個人的價值與尊嚴,透過自我發現及自我發展的歷程,讓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充份發揮潛能的機會和空間。學校透過日常生活例子及各種學習活動,例如集會、講座和校本價值觀教育計劃來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度。每顆寶石都代表著不同的特質(責任感、感恩、關愛、誠信、堅毅和智慧),藉此培養學生成為世界良好公民及未來領袖。學校透過早會,班主任課,德育課及宗教科滲透或傳授公民應有的正面價值觀及態度予學生。遇有學生犯錯或不正當的行為,訓輔兩組的老師亦會加以循循善誘,希望學生從而明白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為了讓我校的學生能更快地適應中學的生活,學習得更有果效,我校與一條龍中學拔萃女書院在教學、不同的課外活動和體育訓練中都有合作,兩校老師也透過互相觀課和分享,使中小學的課程能涵接得更緊密。而學期結束前,我校還會安排中一的學姊與六年級的學妹見面,解答她們的問題,讓她們對中學生活有更深的瞭解。設有精英班、提升班、輔導班、鞏固班、功課輔導班、學習工作坊及言語治療工作坊。此外,亦推薦精英學生參與由教育局或其他教育機構舉辦的資優教育課程,並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進行課業及評估調適。1. 學習障礙生/資優生︰教師與家長商討,因應個別需要設計學習計劃。
2. 學校老師會為有需要的學生組織學習小組。
除課堂中採用適異性教學策略外,校方亦為對語文、數學及科學等範疇有濃厚興趣及能力較高的四至六年級學生開設相關拔尖課程;同時亦為中文、英文及數學成績稍遜的學生安排輔導班,以抽離式小組教學,照顧學生學習差異。1. 甄選及訓練資優生參與抽離式課程及比賽。
2. 提供中、數小組教學。
3. 安排「成長的天空」計劃,提升高小學生的抗逆力。
1. 課後功課輔導班。
2. 中、英文寫作則按照不同程度以小班形式上課。小班形式教學:體育、視覺藝術及英語會話。
3. 為非華語學生提供中文課程。
4. 學校提供言語治療及評核服務予有需要的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我校聘請了有豐富經驗的語言專家,連同三位資深的老師,給予學習上有不同需要的學生更全面的照顧,並提供專業的意見予有關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改善這些學生學習的策略,提高學與教的果效。由學生支援組統籌進行,運用額外資源(例如:學習支援津貼、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等)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具體措施包括: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專注力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個別學習計劃等。每年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家長提供「學生支援摘要」,藉此收集家長意見及跟進學生各方面的學習進展。本校有駐校輔導主任及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學生支援組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加強言語治療津貼支援有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及開設課後小組訓練,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1. 透過「及早識別和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小一學生計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小一生提供支援。
2. 為有言語障礙之學生提供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3. 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班。
4. 功課和測考調適。
不適用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其他活動包括:
1. 伴讀計劃
2. 午息抽離小組學習
3. 課後創意寫作工作坊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小組學習。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設小班模式教學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並開拓資優計劃和強化課程,鼓勵資優學生參加各項精英訓練及比賽。三年級英文科、四年級中文科及高小主科按學生成績分不同組別上課。各科教師因應學生的能力及時代需求剪裁及調適課程。1. 提早通知及調適默書範圍
2. 調節測考試卷之字體大小
3. 讀卷
4. 接受學生利用數字及符號標示答案
5. 延長測考時間
主題教學及運用多種智能設計課室活動。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家教會與學校積極合作,舉辦多元化活動,如參觀及家長專題講座等。舉辦學生支援服務家長會、家長學堂和工作坊,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和協作。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籌辦活動包括家長教育講座、親子活動、校服回收及轉讓等。並設有褓母車關注小組,監察褓母車服務質素。1. 協辦暑期活動、校隊訓練營及培訓班。
2. 舉行不同的參觀活動、外展活動及親子活動,如小一迎新旅行、母親節活動、暑假親子輕鬆一日遊等。
3. 家校合作:舉辦座談會,家長、教師及學生在家教會刊物中投稿。
4. 協助畢業生拍攝畢業照片。
5. 組織義工家長團隊協助陸運會及集體流感疫苗注射。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親子活動、家長工作坊或講座,出版通訊,並資助境外學習交流活動;派代表參與校巴及午膳委員會及協助招標事宜,家長義工亦給予學校不少人力支援。本校家長教師會乃家校合作的重要橋樑。家教會與學校目標一致,致力為學生發展做到最好。瑪利曼家教會不僅為學校提供協助,也積極促進家校溝通。家教會亦定期舉辦不同活動以加強家長間的溝通。各級有家長日,藉以增進學校和家長的互相了解,促進坦誠的溝通。同時,每年舉辦一次家長座談會,並邀請專業人士主持親子技巧講座。此外,家長亦可參與撰寫《牧靈點滴》期刊,以分享親子心得;還有親子活動,如賣旗、親子朝聖、陸運會和水運會的義工服務等。
校風校風純樸,學習氣氛濃厚,學生處事獨立亦善於與人合作。協助小一學生適應學習環境,包括小一家長講座,「大姐姐計劃」。1. 推行多元化的宗教活動、輔導活動及國民教育活動。
2. 舉辦「關愛校園」、「認識國家憲法日」、「樹風小領袖訓練計劃」及「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等活動,讓同學延伸關愛文化,積極學習承擔的精神及增強對國家的認識。
3. 舉辦「我的行動承諾」及「積極人生挑戰獎勵計劃」,培育同學成為重視品德的學生。
4. 設有I-care義工服務小組,鼓勵同學投入社會服務。
5. 設有小一迎新適應課程及大姐姐計劃,協助新同學適應環境。
學校秉承天主教教育理念,並以愛心、希望、喜樂和感恩為核心價值,教導學生敬天惜物,友愛互勵。
學校也給予學生機會發展各方面的才能及領導能力。
學校有貓老師,幫助學生培養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情操。
學校宗教氣氛濃厚,著重「心靈陶育」。師生熱愛校園生活,彼此關懷和尊重,崇尚樸實謙遜的傳統。學校並透過有規劃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全面支援成長的需要,期使學生全力以赴,追求健康愉快的人生,共創優質的校園。學生、教師及家長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師生及家校關係和諧。訓輔組和家長教師會合作無間,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均衡發展。學校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與及對社會的關懷,以加強她們的公民意識,故舉辦不同類型的參觀和活動及透過德育課來達到目標。校方亦重視學生的愛心培育及個人品格的修養,特別是禮貌方面,因而鼓勵學生參與公益活動如賣旗,並定期評核學生的禮貌,以檢視她們待人處事的態度。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1. 重塑中央花園計劃 – 完成中央花園和小農夫園地的改善工程。
2. 完善國民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和教學策略 – 完善跨課程的教學策略,並將國民教育和生涯規劃教育納入常規課程。
3. 重組課外活動架構 – 研究現有課外活動的效能並重塑課外活動的架構,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帶給學生更大的福祉並強化她們的知識、技能和品德情意。
1. STEM教育。
2. 價值教育。
1. 學校致力改善課程,增設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藉出國交流擴闊學生視野,並啟發學生的領導才能。
2. 檢視課程。
3. 在教與學中發展STEM元素。
1. 優化學與教,關注並照顧個別學習差異,持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2. 加強中小學課程銜接,發展學生潛能。
3. 促進校園閱讀文化。
4. 深化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心靈陶育計劃及生活教育課推動價值教育。
5. 善用資訊科技延展學習,持續發展STEAM教育。
6. 發展校本評核策略。
1. 優化課室電子教學設置,提升學生互動學習及協作能力。
2. 延展運動空間及增加設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3. 翻修「空中花園」,積極推廣校園綠色文化。
4. 推行家長教育,共同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5. 透過PERMA提升學生和教師的正向心理。
6. 建立專業學習社群,推動學校持續發展。
7. 透過3T (Target, Task, Takeaway) 課堂及多元教學策略提高學習效能。
設有電腦培訓,以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水平。一年一度的自評及自我完善計劃,能幫助教師提升應有的專業水平。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我校積極鼓勵教師發展專業和進修,亦鼓勵教師間同儕觀課和備課。聖公宗小學教師進修會、九龍城區小學聯校教師發展日、學與教博覽2021、「電子學習」及「STEM科技教育」教師工作坊。1. 加強中層管理的培訓。
2. 鼓勵常識老師在課程中加入STEM的元素。
1. 教師每年需規劃個人專業發展方向及反思自評,並紀錄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2. 按課程發展及學校發展的優次,安排老師參與進修課程,優化學與教。
3. 每年舉行教師專業發展日,推動自評,回饋學年計劃及策劃學校的發展。
本校定期舉行不同的教師發展活動及培訓,讓教師緊貼現行教育政策,與時並進。為配合學生及學校需要,學校以「教師諮詢委員會」建議之教師能力架構作為教師培訓之參考。定期的教師發展及培訓聚會,讓教師交流教學經驗。校方更安排教師參與再培訓課程、觀課/協作教學,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素。
其他社會逐步復常,學生們全方位投入學校生活,積極參予不同活動。在學校朗誦節中我校共獲303個獎項。熱愛音樂的同學繼續發光發亮,我校交響及弦樂團在香港青年音樂匯演中榮獲金獎。熱衷於運動的同學全面恢復操練,在各項比賽中取得佳績,我校於九南區小學校際田徑和游泳比賽中均勇奪冠軍。學校提供學費減免予經濟有困難的學生,設立不同的獎學金獎勵品行良好、為校服務或在不同範疇表現優異的學生。學校設有不同類型的獎學金,包括學術、藝術、體育等方面。安排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驗,以擴闊學生的視野。1. 學校在校際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
2. 學校亦有不同的獎學金及獎項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3. 四、五年級學生有機會到英國參加為期十多天的暑期課程。
4. 五、六年級學生有機會到國內交流、樂團及合唱團亦會到海外表演。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