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比較純粹是想睇下神校有多厲害,可能你一句就把我KO,有甚麼好比,有offer才比吧。
今次我不再排排名,留給你們自已去選哪一間最能配合你的教育理念。
先睇下一這幾家女校一些有趣比較:
> 佔地面積最大學校:德望
> 最強設施:女拔 (室內游泳池、美術花園及小農夫園地),德望 (校園電視製作室,50米室內恆溫泳池)
> 最多做了10年+的老師:協恩
> 最多測考:平手,全部都是2測2考。雖然德望是0測2考,但有持續性評估。
> 最早返學:德望 – 0730
> 最遲放學:女拔 – 1530
> 午膳時間最短:聖瑪利,瑪利曼 45分鐘
還有在以下幾個不同範疇,學校也提供了基本介紹:
– 怎樣分班?
– 除了課堂還有甚麼活動?
– 辦學宗旨,學校關注事項,學習和教學策略,關鍵項目的發展
– 家校合作活動
– 學校未來發展計劃
資料來源:《小學概覽2017》
《小學概覽2017》內所提供的資料,一般以學校在2017年4月的情況為本,所有的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
個人較得值得關注的會以粗體標示:
女拔 | 協恩 | 德望 | 聖瑪利 | 瑪利曼 | 聖保祿 | |
宗教 | 基督教 | 基督教 | 天主教 | 天主教 | 天主教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1860 | 1936 | 1954 | 1900 | 1927 | 1864 |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13000平方米 | 約 11000平方米 | 約 17019平方米 | 約 6780平方米 | 約 11204平方米 | 約 8826平方米 |
學費 | $64,000 | 政府津貼 | $39,500 -$40,500 | 政府津貼 | 政府津貼 | $50000 (P. 1) |
課室數目 | 24 | 18 | 30 | 24 | 24 | 30 |
禮堂數目 | 1 | 1 | 1 | 1 | 1 | 1 |
操場數目 | 1 | 2 | 1 | 2 | 2 | 2 |
圖書館數目 | 1 | 1 | 1 | 1 | 1 | 1 |
特別室 | 輔導室、演藝中心、課外活動室、視覺藝術室、多媒體教室、語言教學室、科學中心、體育館、禮堂及圖書館等。 | 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學生活動中心、電腦室、電腦輔助學習室、常識室、英文學習室2間。 | 音樂室(2),宗教室,常識室,視藝室,電腦室,閱讀室,校園電視台,多用途教學活動室(10)。 | 10間(視覺藝術室、音樂室、電腦室、視聽教室、常識室、遠程教室、輔導教學室、活動室等)。 | 常識室、音樂室、視覺藝術室、電腦室、語言及音樂活動室、學生活動室。 | 特別室包括:音樂、常識、宗教、語言、美勞、閱讀、數學、電腦、會議、會客、病房、教員、舞蹈。 |
其他 | 籃球場、中國文化室、家教室、室內游泳池、美術花園及小農夫園地。 | 多用途活動中心、泳池、網球場(向中學借用)、乒乓球室。 | 聖堂,舞蹈室(4),校園電視製作室,50米室內恆溫泳池。 | 教堂、醫療室、靈修角、學生輔導室、家長中心。 | 空中花園。 | 羽毛球場、聖堂、更衣室、工友休息室。 |
升中:
女拔 | 協恩 | 德望 | 聖瑪利 | 瑪利曼 | 聖保祿 | |
一條龍中學 | 拔萃女書院 | – | – |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 – | – |
直屬中學 | – | 協恩中學 | – | – | 瑪利曼中學 | 聖保祿學校 |
聯繫中學 | – | – | – | – | – | – |
教學語言 | 英文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中文及英文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英文 | 英文 |
師資,測考,分班:
女拔 | 協恩 | 德望 | 聖瑪利 | 瑪利曼 | 聖保祿 |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51 | 40 | 57 | 43 | 48 | 67 |
學士 | 100% | 90% | 88% | 57% | 100% | 76%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52% | 35% | 19% | 43% | 49% | 41% |
10年或以上 | 52% | 85% | 49% | 53% | 69% | 65% |
小一 班數 | 4 | 3 | 5 | 4 | 4 | 5 |
班級教學模式 | 小組及個別輔導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 三至六年級主科按能力分組教學:中文科(三至六)、英文科(三至六)、數學科(五至六)。 | 1. 教師依據每科學習目標、學生需要等,為各年級設計合適教學活動。 2. 課堂上有小組活動、討論及匯報。 |
1. 二年級和三年級各設兩班「普教中」班,而四至六年級各設一班「普教中」班。 2. 實施「小班教學」。 |
本校二、三年級有小組學習班。 | 在多元化教學方式中引入多媒體教學,並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2 | 2 | 0 | 2 | 2 | 2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2 | 2 | 2 | 2 | 2 | 2 |
多元學習評估 | 除了以測驗和考試方式作總結性評估外,本校亦重視進展性評估,學生日常課業、課堂表現、專題研習、課堂匯報及其他學習經驗等均會作出評估。 | 包括紙筆評估、口頭評估、實作活動、科學探究、專題研習、時事論壇、服務學習等多元評估模式。 | 以人為本,發展學生個人潛能與獨特性。鼓勵主動學習。課程以多元化模式評估,鼓勵創意,與時並進。全年有多次不同形式的持續性評估及2次全科總結性評估。 | 除考試外,學校亦重視進展性評估。 | 為確保學與教過程能照顧學生學習需要,學校以持續性評估評核學生學習成果。小四至小六學生每學年會進行總結性評估以鞏固學習表現。 | 1. 課堂進展性評估及常測。 2. 專題研習評估。 3. 總結性評估,課堂評估。 |
分班安排 | 按平均能力分班。 | 混合能力分班 | 隨機分配。 | 一年級平均分班。二、三年級按中國語文及普通話能力分為「普教中」及「粵教中」班。四至六年級按能力分班。 | 小一至小六平均分班。 | 混合能力。 |
一般上學時間 | 上午 08:10 | 上午 08:00 | 上午 07:30 | 上午 08:15 | 上午 08:00 | 上午 08:30 |
一般放學時間 | 下午 03:30 | 下午 03:00 | 下午 03:00 | 下午 03:00 | 下午 02:50 | 下午 03:00 |
午膳時間 | 12:35 – 13:45 | 12:25 – 13:10 | 12:35 – 13:25 | 12:30 – 13:15 | 12:20 – 13:05 | 12:05 – 13:05 |
課外活動,學校方針:
女拔 | 協恩 | 德望 | 聖瑪利 | 瑪利曼 | 聖保祿 | |
全方位學習活動 | 外國經典名著話劇組、環保及園藝、舞蹈、電腦、數學及普通話學會;童軍、紅十字會;合唱團、交響及管弦樂、節奏樂及中西樂器班;田徑、泳隊、各類球隊及水陸運會;領袖及外展訓練、小六退修活動、生活教育及公益服務。 | 協光團、小女童軍、英詩集誦、中、英文辯論隊、數學精英隊、環境保護大使、科學小天地、思考五稜鏡、合唱團、管樂、管弦樂、吹管樂小組、敲擊樂、弦樂體驗班、家政、棋藝、編織、戲劇、油畫、陶藝、中國舞、現代舞、軟式壘球、體育舞蹈、田徑、游泳、遊戲及各項球類活動。 | 司儀培育班、中英文話劇、中英語辯論、中文書法、法文、科學實驗、奧數、童軍、家政、電腦、陶瓷、水墨畫、舞蹈、芭蕾舞、武術、球類(四組)、泳隊、田徑、合唱團、中西樂器班(十六組)、管樂團、弦樂團、圍棋、機械人製作、基督小先鋒、校園電視台。 | 設有興趣小組約四十個,包括制服團隊三個,另安排課餘興趣班、旅行、運動會、校內外學術及體藝活動、義工服務及暑期活動等。 | 為啟迪及增強學生的多元智能,本校每年均組織不同類型的課外或聯課活動小組。於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本校共設有十六隊校隊,三十多項聯課活動,以及二十多項收費活動小組。所有活動由本校老師或校外專業導師/教練帶領。 | 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小型排球、排球、舞蹈、話劇(中英)、園藝、田徑、手工藝、繪畫、童軍、公益少年、款待、歌詠團、電腦、集郵、宗教、編織、棋藝、縫紉、手語、國畫、結他、飾物製作、劍擊、功夫、中國舞。 |
辦學宗旨 | 本校致力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以宣揚基督教信仰和承傳中國傳統文化。為學生締造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發揮潛能,終身學習。 | 秉承基督精神,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發展,推行全人愛心教育。 | 本校秉乖天主教傳統,重視學生的個人特性,致力全面發展學生潛能,培育學生成為追求卓越及滿有愛心、希望、喜樂及感恩的女性領袖。 | 本校秉承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之辦學精神:致力培育學生完整人格及具福音精神之價值觀,實踐校訓「一心一道」,使學生能在德、智、體、群、 美、靈各方面獲均衡發展。 | 本校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秉承辦學團體的天主教和文化傳統,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性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 以基督精神之價值觀為本,為學生提供美好的教與學氣氛,達致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其智能及品德的成長。 |
學校關注事項 | 1. 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 2. 推動正向教育,幫助學生身心靈健康成長。 3. 積極使用電子教學,以擴闊學生的學習經驗。 |
1. 電子學習計劃 2. 生命教育:啟發潛能、活出真我 3. 資優教育發展 |
1. 學校注重品德及全人發展,讓學生發展領導才能。 2. 小學與中學緊密聯繫。中、小學生有共同活動。 3. 小四及小六學生到英國參加暑期學習計劃。 |
推動心靈陶育及優化學與教。 | 1. 優化教學質素。 2. 提升學生素養。 |
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舉辦遊學團:與新加坡及美國學校交流,參加英國國際兒童合唱節。 2. 英文說話課加入英語話劇活動。設話劇訓練,如英語和普通話話劇學會。 3. 參加各項科學及科技活動和比賽。小六學生每年均會參加科學博覽,展示及分享實驗成果。 |
在中、英、數、常四個主科推行「評估促進學習」、電子學習及高階思維訓練, 並舉辦普通話活動、英語日、英語戲劇教育、數學解難徑、高階思維訓練、STEM科技教育、專題研習、時事論壇、時事民主牆、開放式探究日記活動、教育營及音樂日等。 | 戶外學習日、華服日、英語日、參觀不同機構(如博物館、立法會、科學園等)、英語會話(小組教學)等。學校除了設有內聯網系統外,亦利用電子學習平台教學。學科週。 | 1. 在第一學習階段進行跨科主題式全方位學習,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闊學習經驗。 2. 在課堂運用「合作學習」策略,讓學生進行互動學習,投入課堂活動。 |
本校的課堂設計貫徹本校的教育理念,提供一個互動的學習氛圍,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投入參與具啟發性的課堂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反思自察的能力,並提升學習效能。 | 透過課程統整,採用連堂時間表。多元化活動及同輩分享學習。主題式教學:各學科設計互相配合課程。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閱讀計劃:成立中英文閱讀會,初小親子閱讀計劃、講故事媽媽計劃,設小一至小三英文拼音課程。 2. 資訊科技:有兩間多媒體教室。 3. 專題研習 4. 德育及公民教育:積極建立學生的正向價值觀,舉辦一連串活動,例如:每天早會的信仰分享和品德培育,設立個人成長課程,並舉辦各類品德及公民教育的講座,教導學生管理情緒,處理人際衝突,提升抗逆能力。 |
1. 設早讀課、中文科「從閱讀到寫作」及英語閱讀課程。 2. 廣泛教授資訊科技知識和技能,鼓勵學生通過電子學習進行自學。 3. 設生命教育課及專題講座,培育學生身心靈的發展。 4. 在不同級別進行專題研習。 |
1. 德育及公民教育:宗教課/成長課/德育公民課/週訓。 2. 廣泛閱讀計劃:每班有圖書角;早會前有閱讀時間;每級有一系列不同性質的圖書推介給同學;訂閱報章;參觀圖書館;每年有閱讀週。 3. 資訊科技: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資訊的素養及技能。 4. 專題研習:常識科。 5. 中、英文:老師特別準備校本素材。 6. 關心時事: 學生剪報及發表感想。 |
1. 閱讀計劃:透過不同計劃,推動校園閱讀風氣;推廣多元閱讀,促進學習。 2. 資訊科技教學:善用電子媒體輔助教學,持續發展電子及網上學習。 3. 專題研習:四至六年級透過專題研習,發展共通能力,培養自學精神。 4. 德育及公民教育:以立人為本,重視核心價值的培育和實踐。安排境外交流學習活動,擴闊學生視野,並加強學生對時事的觸覺,懂得自我反省,勇於承擔。 |
學校安排早讀、圖書日、「明日閱讀」計劃及閱讀獎勵計劃,建立熱愛閱讀的校園氛圍。透過各級的專題研習,學生能有系統地發展其共通能力與學習技巧。教師結合資訊科技與學科資源,促進學生間之互動和提升學習成效。德育及公民教育滲透於日常的學習活動,學生透過正規與非正規課程,培養良好品德和公民素養。 | 1. 設有中、英文閱讀課、專題研習、德育及公民教育課。 2. 在各學科中,運用資訊科技教學。 3. 午膳後設有故事時間及遊戲,以提高閱讀興趣。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辦專題研習、資優、德育課程、外展訓練、歷奇活動、校際及國際比賽,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 通過課堂活動、專題研習、STEM 科技教育、網頁設計、活動課及主持分享會等。 | 透過各科教學活動及專題研習培養學生分折、解難及判斷等能力。 | 透過常識科探究教學及各科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 通過日常學與教以及不同學習活動,發展學生九大共通能力。 | 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學,配合各科的情境及活動,如專題研習、閱讀、網上互動學習等。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高小設「普教中」班別,以普通話作為中文科的授課語言。其餘「非普教中」班別,老師亦會教學生以普通話朗讀課文和詞語。 | 三年級英文科及高小主科按學生成績分不同組別上課。由三年級開始,其中一班以普通話教授中文。 | 各科教師因應學生的能力及時代需求剪裁及調適課程。 | – | 1. 提早通知及調適默書範圍。 2. 調節測考試卷之字體大小。 3. 讀卷。 4. 接受學生利用數字及符號標示答案。 5. 延長測考時間。 |
主題教學及運用多種智能設計課室活動。 |
家校合作 | 家教會與學校積極合作,舉辦多元化活動,如參觀及家長專題講座等。 | 舉辦學生支援服務家長會、家長學堂和工作坊,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和協作。學校設有家長教師會,籌辦活動包括家長分享會、家庭樂迎新春一日遊、「貧富宴」親子體驗活動、校服回收及轉讓、舊書義賣等。並設有褓母車監察委員會,監察褓母車服務質素。 | 1. 協辦暑期活動、校隊訓練營及培訓班。 2. 舉行不同的參觀活動、外展活動及親子活動,如小一迎新旅行、母親節活動、暑假親子輕鬆一日遊等。 3. 家校合作:舉辦座談會,家長、教師及學生在家教會刊物中投稿。 4. 協助畢業生拍攝畢業照片。 5. 組織義工家長團隊。 |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親子活動、家長工作坊或講座,出版通訊,並資助境外學習交流活動;派代表參與校巴及午膳委員會及協助招標事宜,家長義工亦給予學校不少人力支援。 | 本校家長教師會乃家校合作的重要橋樑。家教會與學校目標一致,致力為學生發展做到最好。瑪利曼家教會不僅為學校提供實際協助,也積極促進家校溝通。家教會亦定期舉辦不同活動以加強家長間的溝通。 | 各級有家長日,藉以增進學校和家長的互相了解,促進坦誠的溝通。同時,每年舉辦一次家長座談會,並邀請專業人士主持親子技巧講座。此外,家長亦可參與撰寫《牧靈點滴》期刊,以分享親子心得;還有親子活動,如賣旗、親子朝聖、陸運會和水運會的義工服務等。 |
學校發展計劃 | 全校設無線上網,並利用校園無線網絡積極計劃以平板電腦為學與教的工具。此外,中英數及電腦科老師亦組成電子學習工作小組,於不同科目發展流動學習。新增社交情緒指導專家,培養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 1. 電子學習計劃 2. 生命教育: 啟發潛能、活出真我 3. 資優教育發展 |
1. 學校致力改善課程,增設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藉出國交流擴闊學生視野,並啟發學生的領導才能。 2. 檢視課程。 3. 在教與學中發展STEM元素。 |
1. 優化學與教,關注並照顧個別學習差異,持續發展資優教育。 2. 加強中小學課程銜接,發展學生潛能。 3. 促進校園閱讀文化。 4. 深化德育及公民教育。 5. 善用資訊科技延展學習。 6. 發展校本評核策略。 |
1. 優質學與教。 2. 優化學生行為。 |
設有電腦培訓,以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水平。一年一度的自評及自我完善計劃,能幫助教師提升應有的專業水平。 |
其他考小一文章:
[考小一] 唔好錯過,2019-2020直私小一入學報名面試日期 [不斷更新]
[考小一] 神男校神津小學比較 – 聖保羅男女vs男拔vs喇沙vs英華
[考小一] 神女校神津小學比較 – 女拔vs協恩vs德望vs聖瑪利vs瑪利曼vs聖保祿
[考小一] 最人氣直私小學比較 – 宣道vs九龍塘學校vs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