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霖] 踏上餵母乳之路(三) – 有助餵母乳的工具

IMG_8307d139

林媽說: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產品,其實能做到最基本的功能就夠,最緊要是省時方便。

大家為新生BB準備好了所有育嬰用品嗎?第一次看到那些新生BB用品清單都一定會一頭霧水,加上在各BB用品展覽會購物時被各銷售員姨姨美言慫恿,都有一種有買錯無放過的心態,甚麼都買回家裡去。

作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有這個經歷,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林媽餵母乳時的得力助手們:

1. 奶樽,坐奶器,消毒器

市面上有很多牌子,大部分都說是設計成給吃母乳/親餵的嬰兒,或者是有助減少嬰兒吃風,所以很不容易比較。林媽做了一些資料搜集,從香港某討論區最多人討論的是Chu Chu和英國牌子 Tommy Tippee。最後在BB展第一眼就看到TT的櫃檯,林媽覺得它們的奶樽肥肥矮矮很可愛就買了,而且價錢實惠。

到現在大約十個月大,我們還是在用TT,覺得這款奶樽很適合霖霖,而且她已經吃慣了。曾經買了一個ChuChu給她嘗試拿著喝水,但她不喜歡,浪費掉。所以選奶樽最重要的還是BB喜歡吃,即是試過先知。

TT跟ChuChu最不同的地方除了外觀(一肥一瘦),還有就是TT比較易吮,ChuChu就倒轉也不會漏奶。
TT奶樽很容易清洗,沒有那些防風吸管。TT的坐奶器和消毒器也很易用,我們都很滿意。

只有一樣東西不太好,就是奶樽肥肥矮矮,帶出街比較不便。

2. 電熱水壺

聽過眾人的意見,覺得一個電熱水壺決不可少。不用常常煲水,就有熱水,而且初生嬰兒耗水量極大,一天隨時用掉三四公升的水。

我們選了日本的Tiger,是日本製的而且正好在做特價,日本象印也應該不錯。

DSC_0354

3. 泵奶器

最初是由兩個媽媽極力推介用Medela 的Symphony型號 (上圖),她們說醫院也是用這個型號。這個款式比較大部,像是"工業用"的,價錢比較貴所以通常都是租用。

頭三個月是餵人奶的關鍵,林媽就租用了這部工業用的Symphony來泵奶。林媽說這部機泵奶的時侯感覺很好,不會覺得痛,還可以調較不同力度,而且出奶很快,不過只能在家中使用。我們覺得這大大讓餵人奶的媽媽能堅持得更久。

Medela Symphony租用三個月大約1600HKD,租用的好處就是可以先試一試自己是否真的會繼續餵人奶,如果會才買可攜帶式的奶泵,讓林媽上班也可以泵奶。

R0027392uk

泵了大約一個月奶,林媽覺得可以堅持下去,而且也要準備上班和去旅行,所以就買了一個可攜帶出街的泵奶器。上網做了一些資料搜集,結論是Medela 的另一款比較便的型號 Freestyle 是不二之選。美國版價錢大約2500 – 3000HKD。

電動雙泵的設計,可以一手拿著雙泵,另一手拿著電話煲劇,泵奶是如此的輕鬆。
而且出外泵奶,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不用尷尬。我們帶BB去旅行時林媽就試過在飛機火車上泵奶。
不要為了省錢去買手動泵了。

IMG_2437

4. 儲奶袋

托朋友在泰國買了不少boots的儲奶袋,相信是市面上最化算的選擇,而且功能不錯,有雙層密實封貼,還有空白的地方可以寫上儲存日期,那就可以清楚知道要先用那一包奶。

不過有一次打開雪櫃時冰奶掉到地上,有些儲奶袋破損了,溶奶的時候奶漏了出來,所以要小心。

CAM00455

5, 冰袋

在百貨公司買了這個Fridge to go冰袋,讓林媽可以把上班泵的奶安全地帶回家。說明書上寫可以維持六至八個小時的冷度。

CAM00454

6. 儲奶雪櫃

因為家裡雪櫃的空間不多,所以曾經考慮去買一個可以冰奶的小雪櫃,不過最後找不到合適的,唯有幫現有的雪櫃大掃除來騰出空間。外面的小冰櫃選擇很少。

IMG_3904d3

7. 紗巾

紗巾是必備的,除了餵奶掃風時用,霖霖現在也把紗巾當成安撫巾,要捉緊才肯睡覺,所以也可以買一些質素比較好的。

DSC_0437

8. 增奶食物

通草奶,木瓜魚湯都是林媽的增奶食物。在國外,也有買過上圖的增奶茶。

IMG-20130423-WA0008

9. 保護乳頭膏

雖然不是親餵,但泵奶久了,乳頭還是會受損的。這支Lansinoh是搽在受損的乳頭上,在Mothercare可以買到。

廣告

「[霖] 踏上餵母乳之路(三) – 有助餵母乳的工具」 有 2 則迴響

  1. 請問Medela係邊度可以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