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說,親餵的成功感好像會多一點,雖然今次親餵不成功,唯有留待下一胎。
在頭兩個星期的餵母乳歷程,林媽確實為了能轉為親餵下了很大苦功,雖然未能做到,但也看過網上很多過來人的經歷,所以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給大家作參考。
讓林媽這樣想做到親餵的原因是,網上的母親,甚至是健康院的一些護士說,如果不能親餵,就很難刺激乳房製造到足夠的母乳去支持林媽以母乳餵霖霖六個月。當中的擔心,只有做過母親能體會得到。
最後証明,用瓶餵的全泵林媽也能順利完成最少六個月的餵母乳歷程,而且一路的奶量也很不錯,最高峰時期有超過100包200ml – 250ml的奶在我們家的冰櫃裡。
以下是關於親餵和瓶餵的比較,兩個方法其實各有優點缺點。
親餵 |
瓶餵 |
媽媽和BB關係更密切 | 能加強爸爸與BB的關係 (因為能幫手餵) |
BB吸吮能刺激乳房製造更多奶 | 要勤力泵力,用泵奶器去刺激 |
不用洗和消毒奶樽,泵奶器 | 要洗,不過可以把這個任務交給其他人 |
隨時隨地就可以餵 | 要暖奶才能餵奶,要帶備熱水又要用奶瓶 |
出外時不用帶這麼多東西,只要一條哺乳巾就夠 | 要帶泵奶器,奶瓶,儲奶袋和冰袋 |
不知道BB喝了多少奶 | 能知道每次BB喝了多少 |
時間全由寶寶控制 | 能定時定候和定量餵食,有助戒夜奶 |
身邊的人不能夠代媽媽餵,令媽媽疲累 | 媽媽有更多時間休息,就能更堅持地繼續餵人奶 |
如媽媽要上班,BB要重新適應用奶瓶餵 | BB不用再適應奶瓶 |
乳頭會給BB啜損及流血 | 乳頭會也因長期使用泵奶器而弄傷 |
寶寶不定時喝奶或者不愛喝奶,令媽媽不能常常親餵,有可能要定時泵清乳房令其製造更多奶,導致親餵和瓶餵要同時進行。 | 每次定時泵清,多了可以儲存備用,不用做兩套工序。 |
有不少人,一開始可能不夠人奶,會同時親餵和補奶粉。不過,健康院的護士說最好不要補奶粉,否則很難刺激身體去製造更多奶,因為媽媽的奶量會跟著BB的食量增加減少。
所以林媽頭一個月,就過著一天泵八次奶的乳牛生活,為的就是令她的造奶機器能開動和加速。
媽媽真的很偉大啊! 爸爸就只好努力幫手餵奶換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