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有四天,我就要坐飛機到墨西哥城,回想當天,是什麼讓我可以一步一步前往心中的夢想? 我想時機,決心跟幸運佔了大部分吧﹗﹗
一年半前 (2010年中)我巳有了這個想法,要在三十歲前/結婚前,再去一次背包旅行。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南美洲。在這段時間,有很多誘惑(包括新的工作機會,要 預備金錢去結婚買樓等)令我曾一度把這個夢想推遲。直到2011年的七月,才下定決心,放下眼前的事情,開始計劃及專注地實行這個旅程。
對於我來說,旅行有很多類型,大致上有兩種。把旅行視為休息和把旅行視為生活。把旅行視為休息就是吃喝玩樂,把旅行視為生活就是要讓自己融入當地人 的生活。 我喜愛的是後者,這類型的旅行時間要久一點,旅途會苦一點,與人的溝通會多一點,體驗會甘一點。我的南美旅程,時間定為六個月,旅費定為每人10萬港元。六個月的時間,有些人覺得多,可能是基於要放棄的薪水,或者是覺得去玩大半年是一個罪過。旅遊角度來說,對於南美這片廣闊的土地時間也只是剛剛好,對於行動比較快的我們(香港人),應該剛剛好吧。
女友跟我也辭掉工作,進行這一個在父母及別人眼中的驚人計劃。我曾經問,如果我是拿四十萬去英國讀個一年期的MBA,你會反對嗎?父母的答案是不會,而且很樂意給予金錢的贊助,那為什麼不能去旅遊,去邊遊邊學呢?我去過不少地方,閱讀其他旅遊者的blog/書是我的嗜好,我很明白,旅行能夠帶給我的知識,沖擊。一個碩士學位可能真的帶給一個人專業的知識,不過我想學的是一個人本能上的應變能力,求生的基本技能,與不同國籍的人的真實交流,還有是得到一段屬於自己的,自己也覺得非同凡響的經歷。
人生只有一次,認清自己想要的生活,盡早為自己的生活起行,活得有意義。雖然我不是蘋果公司的粉絲, Steve Jobs說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等等在Facebook瘋傳的名句,也多多少少反映出在香港很多人渴求的是什麼,沒有的是什麼。喜愛蘋果產品的你,有沒有想過跳出框框呢?

去計劃一個六個月的旅行真的不知道從那裏開始入手,我這幾個月來所做的大致上可分為下面幾項:
1. 宏觀分析 – 決定要去的國家
由六月份開始,每天也去google一下不同人的遊記。最常用的網站主要有:
Lonely Planet Thorn Tree Forum – 主要用 Itinerary做keyword search,看看其他人的行程及意見
Backpacker TW forum – 遊記,Visa情況,主要景點
Travel Independent – 一個有趣,有用,易讀的背包旅遊網,有每個家家的重點說明及背包行李清單
到達時主要用的網站:
Tripadvisor – 找旅館的一流幫手,有住過的人的評級和意見,讓我們能決定那一家有熱水,那一家的位置好。每去一處地方也可以了解最熱門要去或要做的活動是甚麼。
Lonely planet forum – 仔細行程規劃,巴士路線查詢,旅客匯報即時當地情況。
2. 微觀分析 – 決定路線怎樣走
到圖書館借Lonely Planet書去準備路線圖 (發現google book有免費online version)。我常用的是Lonely Planet,對於其他旅遊書(Rough Guide, Frommers, etc)都讀不慣。
3. 辭職
除左planning之外,也要處理辭職的事情。要做得得體也要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是一件很累的事情。面對住一個難攪的老闆,小員工做不了什麼﹗最終在九月初辭了職,最後上班日在十月中。
4. 買機票(從香港到中南美的一段)
買機票的最佳時候不一定愈早愈好,除非是budget airline,否則最好時間應該是出發日期兩到三個月前,因為有時會有突如其來的優惠。
5. 裝備
每人一個細喼(其中一個上得飛機,另一個再大小小) 加上新買回來的背包(25L Osprey + 35L Karrimor)。我旅行經驗告訴我要盡可能帶最少的東西,否則最終苦了的會是自己。沒有特別去買其他裝備,去到需要才買。買了一個防水袋,出海下水下雨時應該會有用。
6. 提前要訂的行程/旅店
我巳經習慣不用訂酒店及交通,連去麗江,台中,旅店也是到達才訂。所以第一站的墨西哥,我也還未有訂旅店。除非是節日,不過,我還是訂了復活節島的機票,因為看似愈來愈貴。我也訂了巴西嘉年華的住宿,因為聽說便宜的旅店很快就會被訂滿。
Galapagos Island / Antarctica的Cruise trip 去到才找last minute。 有人說Inca Trail trekking都要預早訂,我想去到才算吧。
7. 打針
到了香港衛生署的旅遊診所打針(要排大約兩星期),一次過打了四支針(黃熱,甲型肝炎,破傷風,白喉)。醫生人很好,和我們一起商討整個行程。本來他要我們打瘋狗針,還要打三支,不過我地不夠時間去打,希望不要被狗咬傷。
整個行程也沒有被查黃熱証書,我們也沒有吃過高山症葯和Malaria葯。沒有任何大病。
8. Visa簽証
我用British Citizen護照全程都不需要簽証,女朋友也提早續領BNO。 BNO有可能在Guatemala要提前簽証(到步後就知道沒有需要),其他地方都不用。拿特區護照到很多中美洲地方也要簽証,南美的Bolivia也進不了去。
9. 保險
買一次最多180日的旅保。同時保留所有近期買東西的收據,要claims時都可以用。
10. 書
主要帶一本Central America Lonely Planet加一本關於馬雅文明的讀物。因為墨西哥不屬於中美洲,所以影印了一些旅遊資料。
去到南美會再買一本南美Lonely Planet。下載了Kindle App可以在坐巴士時閱讀電子書。
11.後記
我會建議另外申請一個新的提款戶口和提款卡,把每月需要的錢過戶入去,就算卡被偷了,損失也不會很大。

經過兩個月的閱讀,大約為旅程,為自己做了基本的準備,其他的就隨遇而安吧!初步行程大致如下:
19 Oct – Mexico (Mexico City, Oaxaca, San Cristobal de Las Casas, Palenque)
28 Oct – Guatemala (Quetzaltenango / Chichen Itza, Panajachel, Antigua)
8 Nov – El Salvador (Santa Ana, San Salvador)
12 Nov – Honduras (Copan Ruins)
15 Nov – Guatemala (Rio Dulce, Livingston, Tikal)
17 Nov – Belize (San Ignacio, Belize City, Caye Caulker)
24 Nov – Mexico (Merida, Chichen Itza, Cancun, Isla Mujeres)
1 Dec – Cuba (Havana, Vinales)
9 Dec – Ecuador (Quito, Galapagos Island)
20 Dec – Peru (Lima, Cuzco, Machu Pichu, Lake titcaca, Amazon)
4 Jan – Bolivia (La Paz, Uyuni)
12 Jan – Chile (San Pedro de Atacama, Santiago, Punta Arenas, Torres de Paine, El Catafate, El Chalten, Ushuia)
2 Feb – Chile (Easter Island)
8 Feb – Argentina (Mendoza, Cordoba, Igazu)
16 Feb – Brazil (Rio carnival, Salvador, Sao Paulo, Iguacu)
1 March – Argentina (Buenos Aires, Uruguay (Montevideo))
4 April – Hong Kong
行程看上去有點緊密,本來還想去南極,看了其他人的意見好像都覺得普通的南極團性價比不太高,一個8天團要大約3萬多HKD,減去4天搭船和頭尾兩天,其實只餘下兩天可以落船觀光。我決定日後有錢才參加一個二十幾天antarctica + south georgia + falkland island cruise的團。因為south georgia的企鵝多得驚人,看過照片後就覺得一定要去。
代替南極會是Galapagos Island (Ecuador) (8天$:1萬)+ Punta Tombo (Argentina) (幾天$:3千)+ Easter Island (Chile) (8天$:1萬),這樣可以省回多點旅費。(其實香港去南極的團,最少都十萬以上,所以到了Ushuaia會再考慮一下)
發表迴響